![]() |
網站客服電話:0755-27858055
簡歷ID:21531584
|
|
工作經驗:38年
|
|
性 別:女 | 年 齡:38歲(1984年09月) | |
婚 姻:保密 | 民 族: | |
戶籍戶口:北京·海淀 | 現居住地:北京市.北京市 | |
最高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 | |
畢業院校: | 職稱資格:無職稱 | |
工作經驗:38年 |
- 聯系方式(Contact)
- 求職意向(Job Intention)
工作性質: 全職 |
期望行業: 石油、化工、地質 能源、礦產 航天、航空 |
期望職位: 不限,能源與動力工程 |
意向地區: 北京·朝陽 北京·海淀 北京·西城 |
期望月薪: 面議 |
食宿要求: 無要求 |
到崗時間: 面談 |
- 自我評價(Self Description)
本人積極向上,責任心強,有主見,肯學習。開朗樂觀,性格溫和,溝通能力強。能協助他人并自己獨立處理問題,態度認真,富于創新精神,富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運用自己所學的基礎知識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和學習,鍛煉自己的能力。面對難題能沉下心攻克難關,動手能力強。善于在實踐尋找問題,解決問題。
- 工作經歷(Work Experience)
2021年10月~至今(1年7個月) | 東******司 | 研發部 | 系統總工程師 |
工作內容: 1. 50Nm3/h甲醇制氫整機系統項目負責人???????????????????????????????2022.01.01-至今
(1) 負責50Nm3/h甲醇制氫整機系統衡算,能量衡算;反應器反應段、催化段、燃燒段設備設計定型;?整機工藝流程方案確定,并進行Aspen整機系統衡算及動態變化計算。 (2) 開發新型高效翅片煙氣換熱系統,根據系統計算結果及湍流傳遞情況,設計優化流道;設計最優翅 |
|||
2019年08月~2021年06月(1年10個月) | 中******所 | 燃氣輪機實驗室 | 博士后 |
工作內容: 1. 高分辨光譜復雜燃燒反應火焰分形研究?????????????????????????博士后基金項目負責人
湍流-火焰面作用是一種伴隨復雜燃燒化學反應過程的雙向非線性耦合系統,表現為動力學分形機制。其研究對理解湍流燃燒溫度場,氮氧化物分布、火焰穩定性、爆燃爆震、點火現象具有重要意義。擬采用高分辨EMCCD光譜儀拍攝微觀尺度火焰面-湍流流動過程中,不同Da,Ka數下,火焰曲率等參數對OH*(30 |
|||
2015年10月~2019年01月(3年3個月) | 清******學 | 能動學院 | 博士后 |
工作內容: 1. 高分辨光譜復雜燃燒反應火焰分形研究?????????????????????????博士后基金項目負責人
湍流-火焰面作用是一種伴隨復雜燃燒化學反應過程的雙向非線性耦合系統,表現為動力學分形機制。其研究對理解湍流燃燒溫度場,氮氧化物分布、火焰穩定性、爆燃爆震、點火現象具有重要意義。擬采用高分辨EMCCD光譜儀拍攝微觀尺度火焰面-湍流流動過程中,不同Da,Ka數下,火焰曲率等參數對OH*(3 |
- 項目經歷(Project Experience)
2022年01月~2022年02月(1個月) | 1. 50Nm3/h甲醇制氫整機系統項目負責人 |
項目描述: (1) 負責50Nm3/h甲醇制氫整機系統衡算,能量衡算;反應器反應段、催化段、燃燒段設備設計定型;?整機工藝流程方案確定,并進行Aspen整機系統衡算及動態變化計算。
(2) 開發新型高效翅片煙氣換熱系統,根據系統計算結果及湍流傳遞情況,設計優化流道;設計最優翅片尺寸、安裝角度,狹縫尺寸距離;實現整機高效換熱。 (3) 開發新型三級旋流燃燒器,穩定中心火焰,滿足不同煙氣量調節需求且燃燒器流量溫度可調。 (4) 針對甲醇制氫系統安全要求,設計泡沫鎳阻隔翅片換熱結構;設計貧氧燃燒燃燒器煙氣加熱環境,防止氫氣泄露發生爆燃等情況;針對燃燒器燃燒危險,依據鍋爐安全國標按照國標TSG?G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國標?GB/T?36699-2018結合5Nm3/h制氫系統經驗?,重新編寫控制系統邏輯。 (5) 依據國標TSG?G0001-2012、GB/T?36699-2018、ASME?B?31.12-2019等制定氫氣整機安全運行規則,加工焊接規則,管道設計規則,對整機進行布置。 (6) 完成軍科院50Nm3/h甲醇制氫前期論證工作、設備設計開發工作,安全標準制定工作;部分裝置以加工調試完成 |
|
責任描述: 項目負責人
|
|
2022年01月~2022年11月(10個月) | 新型氨制氫催化劑開發測試工作 |
項目描述: (1) 搭建單管實驗測試平臺,可進行各種催化劑的設計加工工作;
(2) 協助國電投完成一種氨制氫低溫釕基催化劑協助開發及性能測試工作,開發氨制氫催化劑應為國內溫度最低; (3) 協助浙工大完成一種Fe基催化劑不同空速、溫度條件轉化率測試,完成其Fe基合成氨催化劑轉換氨制氫催化劑各種測試工作。 |
|
責任描述: 項目負責人
|
|
2019年08月~2021年06月(1年10個月) | 高分辨光譜復雜燃燒反應火焰分形研究 博士后基金 |
項目描述: 湍流-火焰面作用是一種伴隨復雜燃燒化學反應過程的雙向非線性耦合系統,表現為動力學分形機制。其研究對理解湍流燃燒溫度場,氮氧化物分布、火焰穩定性、爆燃爆震、點火現象具有重要意義。擬采用高分辨EMCCD光譜儀拍攝微觀尺度火焰面-湍流流動過程中,不同Da,Ka數下,火焰曲率等參數對OH*(307nm)、CH*(430nm)、C2*?(517nm)連續變化過程影響。選擇具有特征拓撲形態的局部火焰面,在前期開發的c-Lumped-DT集總法分析流動過程基礎上,確立反應標量輸運及化學反應隨機函數及脈沖響應函數。同時確立復雜反應對Kuramoto-Sivashinsky相似形式的混沌截斷系統的分形維數,吸引子,Lyapunov指數作用機制。最終解決帶有復雜基元反應方程組湍流控制方程模型型簡化及湍流火焰面規律表征及湍流分形動力學機制這一關鍵燃燒科學難題。為解決發動機及燃機關鍵科學問題提供理論依據及計算模擬基礎。
|
|
責任描述: 項目負責人
|
|
2016年09月~2016年11月(2個月) | 重點行業固定污染源大氣排放高精度在線監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 |
項目描述: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行業固定污染源大氣排放高精度在線監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秘書,負責項目申報書編寫,資料整理及15家單位協調聯絡工作
|
|
責任描述: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行業固定污染源大氣排放高精度在線監測技術研發及應用示范”秘書,負責項目申報書編寫,資料整理及15家單位協調聯絡工作
|
|
2015年09月~2019年01月(3年4個月) | 醇/烴燃燒反應機理模型和實驗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負責人 |
項目描述: 醇/烴混合燃燒反應中間產物眾多、反應網絡交聯復雜。受目前實驗技術水平及動力學模型預測能力的影響,醇/烴燃燒動力學模型的準確性及指導性受到限制。采用文獻multi-species?time?history測量數據和?EMCCD光譜連續測量技術,激波實驗研究醇類及烷烴反應動力學常數,完善反應動力學網絡。在此基礎上針對醇/烴混合燃燒過程需對大量組成物質進行預測的要求。新方法在對燃燒反應歸類的基礎上,結合Evans-Polanyi等方程形式及激波實驗測量技術,擬合反應動力學參數隨分子結構變化的函數,預測相似類分子結構對各類反應過程的影響從而簡化方程,進而預測醇/烴燃燒不同物質組成對反應結果的影響。新的動力學模型及實驗技術可有效指導醇/烴燃燒過程預測。
(1)燃燒機理模型簡化 醇/烴燃燒產生大量中間產物和數千類反應。目前研究已可將烷烴燃燒反應過程劃分為10個高溫反應類型及20個低溫反應類型。在此分類研究的基礎上,分析了反應動力學參數隨分子結構變化規律的Additivity?Method?(AD)和Evans-Polanyi?method?(EP)?量子形式。每一類反應物 |
|
責任描述: 項目負責人
|
|
2011年09月~2015年06月(3年9個月) | 烷烴裂解機理及實驗研究 |
項目描述: 為避免對復雜裂解反應網絡的大量計算,連續集總方法已成為研究碳氫化合物熱解過程一種有效簡化分析集總模型。因此,在此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引入代表動力學參數隨不同結構變化的分布函數,提出了一種機理導向的連續集總模型,以獲得石腦油熱解的烯烴隨生成物結構的分布規律。同時搭建了微反應器熱解-氣相-質譜(PY-?GC-MS)實驗平臺,分析其結構機理,得到熱解參數。分析結果表明,具有較高支化度的長鏈分子反應更快,具有較少側鏈的長鏈烷烴更傾向于形成乙烯產物。
|
|
責任描述: 項目負責人
|
|
2011年09月~2015年06月(3年9個月) | 石油污染土壤溶劑浸取修復研究 |
項目描述: 采用索氏提取,超聲震蕩方法結合重量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含油率浸取測量方法。確立了索氏提取結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石油污染土壤含油率的流程。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重油污染土壤多級錯流,逆流過程,研究表明,在液固比低于4:1的條件下,與2級錯流浸取15%的含油率相比,2級逆流浸取含油率低于10%,于此同時溶劑節約50%。在逆流萃取單元操作中使用流態化洗滌技術,由冷膜實驗測定了流態化單元中各主要工藝參數,為流態化洗滌過程的實現提供有效依據。
|
|
責任描述: 項目參與人
|
- 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
2011年09月~2016年06月(4年9個月) | 天******學 | 博士 | 化工過程機械 |
主要課程: 為避免對復雜裂解反應網絡的大量計算,連續集總方法已成為研究碳氫化合物熱解過程一種有效簡化分析集總模型。因此,在此模型的基礎上,通過引入代表動力學參數隨不同結構變化的分布函數,提出了一種機理導向的連續集總模型,以獲得石腦油熱解的烯烴隨生成物結構的分布規律。同時搭建了微反應器熱解-氣相-質譜(PY-?GC-MS)實驗平臺,分析其結構機理,得到熱解參數。分析結果表明,具有較高支化度的長鏈分子反應更快,具
|
|||
2008年09月~2011年03月(2年6個月) | 天******學 | 研究生/碩士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主要課程: 采用索氏提取,超聲震蕩方法結合重量及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含油率浸取測量方法。確立了索氏提取結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石油污染土壤含油率的流程。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重油污染土壤多級錯流,逆流過程,研究表明,在液固比低于4:1的條件下,與2級錯流浸取15%的含油率相比,2級逆流浸取含油率低于10%,于此同時溶劑節約50%。在逆流萃取單元操作中使用流態化洗滌技術,由冷膜實驗測定了流態化單元中各主要工藝參數,為流態化洗滌過程的實現提供有效依據。
|
|||
2003年09月~2008年07月(4年10個月) | 齊******學 | 本科統招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 培訓經歷(Training Experience)
2008年11月~2008年11月 | 計******試 | 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 | 二級 |
- 專業技能(Professional Skills)
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 | 入門 |
- 語言能力(Language Ability)
英語 | 讀寫:優秀 | 聽說:優秀 |
- 證書(Certificate)
2016-09-2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